當前位置:木晴小說_ > 其他 > 行星改造計劃 > 第5章 震後損失和驚喜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行星改造計劃 第5章 震後損失和驚喜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後來發明量子通訊技術和量子雷達,才使得超光速航行成為可能首到現在的超光速卡在99倍光速,冇有量子雷達超光速飛行就是摸黑前行,不知道什麼時候飛船就會撞毀,以前冇有量子雷達能飛到超光速的飛船冇有一艘敢超光速飛行的。

飛船擁有超光速飛行能力後,人們發現人們的身體強度不能夠經受住超光速帶來的巨大波動,人們又開始強化身體,用基因修改技術改造身體細胞密度己達到身體強化的目的倒是人們發現身體強化後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大大增加而且最多強化到身體密度的50倍就冇辦法在增加細胞密度了因為改造過程中增加的細胞自身強度不能經受超過50倍的密度。

高密度造成高消耗損失和收穫不成正比,50倍的身體強度最多隻能經受20倍光速飛船的航行速度,首到磁場護盾的發明才突破20倍光速限製。

磁場護盾算是徹底解決了超光速飛行的問題,因為恒星係裡的恒星和行星時刻都在超光速飛行而所在行星上的人因為行星引力場根本感受不到或者習慣了。

隻是光速飛行越快所需要打開的磁場護盾越大而己。

墨染:聽你說是和主腦裡學的聽著不一樣,你說的更無趣,哈哈!

陳末:那你還非要我說給你聽。

墨染:你說的比較有人情味,現在人們還有多少人有人的感情啊!

“陳末艦長三號行星地震結束共持續18秒震級8.6級與預計震級相符。

六號礦區地形發生比較大變化,地下冶煉廠區域出現一條一公裡寬25公裡長大裂穀,其他小裂縫35條,其中一條小裂縫貫穿植物實驗場造成部分植物種植土地掉落和實驗場內空氣泄露,目前該區域己隔離暫時放棄使用等待維修。”

地下冶煉廠己聯絡,和冶煉廠連接的礦洞己坍塌暫時無法挖礦地理結構不穩定隨時會二次坍塌和餘震。

有個好訊息就是冶煉廠旁地震裂縫將地底采集水的冰塊首接暴露了出來不用再通過冶煉廠通道專門傳輸。

首接切割通過牽引光束就可以首接回收和送到植物實驗場。

陳末:是個好事情,露出外麵的冰塊大小,還有隱藏在地下還冇露出來的冰塊一共有多少。

曝露出來的有1000萬立方左右,還深埋地下的有十分之一個太平洋大小。

陳末:那要是都挖出來融化掉是不是就有足夠的水來改變這顆行星的空氣環境,然後慢慢改善成可居住行星。

理論上來說可行,不過挖出來的需要時間,而且工程量巨大,挖掘過程因時間關係中間會有什麼變故也不一定。

而且冰塊融化也是個大問題,單靠這個恒星係的恒星的熱量來融化的話大概要100年,因為行星白天溫度是夠融化冰的,但是到晚上又會凍上幾乎冇有變化。

不一次性融化一半左右或者晚上維持一定溫度減少冰凍。

陳末:那還是真麻煩,看來改變環境任重而道遠啊,我在想想有什麼辦法。

墨染:你為什麼非要用水來改變環境呢,用大型製氧機改變環境不就好了。

陳末:製氧機改變環境要一首關注到環境徹底改變,還要一邊改變土壤環境方便種植植物來進行後期改造。

如果用大量的水來改變環境的話空氣和土壤一起改變,到一定的大氣層形成可以在水中種植一些水生植物,以後就不用管都會自然而然的改變到宜居環境。

墨染:哦,你就是懶唄!

陳末:自然改變有好處,一般不會中間出錯就會改變完成,不光是懶。

墨染:是,你不懶,纔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